近年來,如何解決城市住房問題一直是政府的重點工作之一,隨著城市不斷擴張,一座座寫字間與住宅樓拔地而起,住宅小區這類工程開發商往往外包給各大建設公司,而一些作業量小,任務分散的活兒一般都交給了吊車個體用戶來做。
我們在印象西湖小區的施工現場見到了王文武,他說離開老家來沈陽打拼已經近五年了,作為眾多來到北方奮斗的外地人之一,王文武像大多數起重機個體用戶一樣,懷揣夢想,帶著自己的設備,在這個繁華的大都市中尋找著不斷涌現的商機。
近年來,隨著沈陽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政府加快了對城市周邊二環以外地區的建設,整個城市不斷向南面,西面,東面擴張,相應地一座座商業與住宅小區也如雨后春筍般地快速矗立起來,這給像王文武這樣的城市淘金者提供了不少機遇。雖然有著穩定的市場需求,但個體用戶之間也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優勝劣汰,誰的設備穩定,能夠按時按量完成任務,誰就能在這場角力中勝出。我們采訪的時候,王文武的兩臺北方交通起重機正在印象西湖施工小區內吊裝,他對自己的這兩臺機器贊不絕口。
施工現場
像印象西湖這樣的新開發的住宅小區,在沈陽不勝其數。對于王文武來說,他并不是第一次使用北方交通起重機在這樣的住宅小區內吊裝了,但使用北方交通U系列QY25U5起重機“吊活”卻還是第一次。在這之前王文武已經擁有一臺北方交通QY16G起重機。正是對于北方交通起重機的放心和信任,王文武在2011年4月購買了北方交通新推出的U系列產品QY25U5起重機。
王文武告訴我們,自新起重機“到崗”后,他便迫不及待地把這臺起重機投入到印象西湖小區吊裝作業工程中,截止到2011年6月,該設備已經累計無故障吊裝350小時,除了廠家做過兩次例行保養外,沒有出現任何問題。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之前他使用的北方交通QY16G起重機,這臺U系列起重機采用北方交通自主創新的U形臂用臂箍下滑快,最大程度發揮U形主臂的力學性能,提高了起重性能,并安裝了實用新型的伸臂滑輪定位裝置,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超強的穩定性和作業效率保證了王文武接活不斷,按計件統計,用日進斗金形容也不夸張。“我用以吊養吊的形式,每年都能新購入至少一臺新吊車,另外現在沈陽的活越來越多,每臺吊車用不了多久就能收回成本,我未來還想自己開個吊裝公司,統一承包項目。”對于未來的發展規劃王文武早已有了自己的盤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