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打造有序、暢通、安全、文明的城市交通環境,努力緩解城市交通擁堵,提高城市文明水平,提升城市宜居品質,不斷增強廣大市民的獲得感、滿意度。8月30日,市政府辦公廳下發《關于加強昆明主城區道路交通綜合整治措施的通知》明確,在主城區進行強化交通管理、建設智慧交通、改善通行條件、優化城市功能布局等道路交通綜合整治措施。其中,在擁擠而且行人過街多的路段上,新建設10座人行天橋。
建設2000套監控設備 實現靜態違停管理全覆蓋
《通知》要求,加大車輛違法整治力度的同時,要重點整治占道違法以及加強電動自行車管理。
同時,加快推進以信息技術為主導的智慧交通部分項目建設,在2017年將交通信號控制系統、監控系統、交通信息管理系統、通信系統、交通誘導系統等有機地結合為一個整體。先期啟動交通指揮中心改造、“互聯網+交管”便民服務系統、機場高速監控系統及重要區域路面交通管控設施、主城區路面交通誘導系統、主城區交通信號控制系統等5個項目建設。
年內啟動2000套監控設備建設,進一步提升路面交通實時、動態管控能力,實現對靜態違法停車管理的全覆蓋;在主城區增設100套卡口設施,實現對全市動態車輛號牌、車輛特征、車輛軌跡、違法情況等數據的實時采集、分析和應用;更換及新增1300套電子警察設備,加強對全市闖紅燈、實線并道等動態交通違法行為的查處。
加快推進滇緬大道等續建道路建設
為改善通行條件,加快推進城市道路建設,2017年將加快推進金馬路延長線、古滇路、滇緬大道等續建道路建設;2020年全面啟動建設三環等100km快速路和涼亭中路(下穿東站)、官南大道(軌道恢復)等150km主干路,以及羅衙立交、星耀路—南連接線立交、滇緬大道—西三環立交等24個立交節點建設。
為整治一批交通擁堵和秩序混亂節點,改善道路微循環系統,完善行人立體過街設施,2017年,在龍泉路金太陽電腦城、彩云北路南部客運站、虹橋路東部客運站、西北三環海源寺、東三環金色交響小區、東三環王旗營蔬菜批發市場、前興路望城坡、灃源路龍頭街地鐵站、大樹營立交光明路口、環城南路明通路口等10處行人過街需求旺盛路段增設10座人行天橋。
記者百度發現,彩云北路南部客運站、虹橋路東部客運站為客運站點,往來乘車的人數眾多。此外,龍泉路金太陽電腦城、大樹營立交光明路口、環城南路明通路口、西北三環海源寺、東三環金色交響小區、東三環王旗營蔬菜批發市場6個節點均地處城市交通主干道旁,且周邊居住人口密集,人流量和車流量都比較大。
主城年內新增1萬個公共停車泊位
根據《通知》內容,要加快停車設施建設。以路網容量為控制指標,在新區發展和舊城改造建設項目中,按需求同步建設停車設施。
同時,抓好《昆明市公共停車場專項規劃》實施,加快主城區公共停車設施建設,鼓勵社會投資建設停車場。推進全市公交首末站的設置與建設,實現公共交通與客流需求的無縫對接。2017年主城區新增1萬個公共停車泊位。進一步優化級差收費體系,通過經濟杠桿,調控停車分布,緩解城市核心區停車難問題。
新增優化13條公交線
《通知》明確優化公共交通體系,調整地鐵交通沿線的公交線網,形成與地鐵“重接駁、輕競爭”的一體化銜接。主要客流通道上逐步開行快慢線,并逐步提高公交覆蓋范圍,減少公交盲區,2017年實現建成區內40m以上主干道公交全覆蓋,配合地鐵3號線開通運營,優化調整106路、65路等7條線路,新增西北部—西苑地鐵站、西北部—西部客運站等6條接駁線路。加大公共自行車投放力度,2017年投放1萬輛公共自行車(即由昆明公交集團投放的小紅車),2018年達到4.5萬輛。
調整城市醫療空間布局,2017年修訂完善《昆明市區域衛生規劃(2016—2020年)》和《昆明市醫療機構設置規劃(2016—2020年)》,合理配置醫療衛生資源,嚴格控制公立大型醫院單體規模,控制部分地區床位過快增長;強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基本建設及能力建設,2017年內完成“15分鐘社區衛生服務圈”建設,減少不必要的醫療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