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鄭州6月28日電題:“我們的生活,因這條高鐵而改變”:商合杭高鐵沿線走訪記
新華社記者劉高陽、汪奧娜、魏一駿
生活更加便利、中部與長三角地區對接更加順暢、區域比較優勢將得到更充分發揮……隨著商合杭高鐵于6月28日全線開通,這條貫穿河南、安徽、浙江的大動脈沿線約兩億人的生活正隨之悄然變化。
商合杭高鐵將結束安徽亳州、阜陽等地不通高鐵的歷史。對于保障首發班列的合肥客運段高鐵一隊列車長田雯來說,商合杭高鐵的開通也讓她的“雙城生活”成為現實。
“不是每個乘務人員都有機會體驗新線路的開通,對于自己來說,是提升與成長。”田雯說。盡管擔任列車長已有快10年的時間,能夠見證商合杭高鐵全線開通,田雯仍難掩激動。
家中長輩生活在宣城,之前從合肥去探望,田雯坐一般的普速列車需要四五個小時。商合杭高鐵南段開通后,合肥到宣城最快只需要1小時13分。“行程所需時間大大縮短,坐車又快又舒服,更方便回家看望老人。”田雯說。
“沿線像柘皋、含山南等不少站臺是新建的,能看到設計中融合了當地文化。”田雯說,試運行期間,望向窗外,列車穿梭在山林之間,有種別樣的美感。
連接中部與長三角,商合杭高鐵使積極融入長三角發展的中部地市又多了一條新路徑。
“太好了,以后從義烏回商丘,時間又可以縮短一個多小時了。”得知商合杭高鐵開通,虞城縣華商物流有限公司負責人金文峰難掩開心之情。
金文峰來自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縣,目前,這里有鋼卷尺企業近2000家,年產量達15億把,其出口量占到全國總出口量的85%以上,產品銷售到美國、加拿大等110多個國家和地區。
“我是做商丘到義烏的物流線路的,每年配送的工量具散貨價值超過十億元。”金文峰說,虞城不少企業的鋼卷尺產品主要供出口,而浙江義烏是“世界超市”,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在義烏工作的金文峰每月都要往返義烏和商丘之間至少一次,處理公司事務,看望家人。對他來說,商合杭高鐵拉近了中部地區和長三角的距離,對接“海上絲綢之路”更便利,其開通是個期盼已久的好消息。
商合杭高鐵的開通,還將使長三角地區的制造業集群與內陸腹地之間的區域比較優勢得到更充分地發揮。
因工作關系,浙江正泰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金建波常往返于杭州和中原城市之間。“商合杭高鐵的全線開通,有利于充分發揮區域內各地區的比較優勢,比如浙江有數字經濟領先、民營經濟發達等優勢,安徽創新活躍強勁,河南內陸腹地廣闊,高鐵線有助于構建更大范圍區域一體的創新鏈和產業鏈,從而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成果發揮輻射作用。”金建波說。
業內人士認為,“軌道上的長三角”為沿線企業帶來了發展新契機,將促進產業鏈與創新鏈精準對接,發揮各自優勢,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