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寧德121日消息(記者萬存靈 通訊員李文博 柳長兵)18日上午,連接閩浙沿海,福建省沈海高速公路復線的重要組成部分——沙埕灣跨海公路通道工程正式通車,為福建省綠色公路 品質工程建設樣板,樹立了又一座標桿。

 

沙埕灣跨海公路通道工程起自福鼎市佳陽鄉雙華村,接在建的寧波至東莞國家高速公路浙江段,于竹澳跨越沙埕灣,止于店下鎮洋中村,接已建成的沈陽至海口國家高速公路福鼎段。

該項目總投資42.57億元,線路全長約20.2公里,雙向六車道,設計時速100公里,建成后對于緩解沈海高速閩浙段通行壓力意義重大。全線共劃分為7個標段,其中A3合同段沙埕灣跨海大橋是全線的控制性工程,由中交二航局負責施工。大橋采用一跨過江式設計,避免了對沙埕灣海域的干擾,全長2054米,總造價10.36億元,主橋采用單側不對稱混合梁雙塔斜拉橋,大橋還在兩側增設了1.5米寬人行道,擴展交通+旅游功能。

 

“我們克服環境復雜、交通不便、材料供應困難、臺風多、雨季時間長等困難,大干晴天、搶干陰天、巧干雨天,不斷優化施工工藝,抓緊各工序間的銜接,從管理、技術方面大力推廣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融入到工程建設的應用當中,努力縮短工序轉換時間,科學合理地加快施工建設步伐,成功解決了全國首創步履式柔性無支架鋼槽梁頂推施工工藝在內的各項難題,得到了業主、上級領導及同行的一致好評。”二航局A3合同段項目負責人汪學進介紹。

 

項目部始終堅持“安全第一”的理念,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對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對現場采取全過程盯控,緊緊抓住安全管理的重點環節和關鍵部位。項目黨支部充分發揮工地黨建引領作用,將黨建與工程建設深度融合,通過開展“黨建引領 安全生產主題黨日活動,以及制定《黨建保障安全行為積分兌換獎勵辦法》,設立黨建保障安全生產補給站,有效提高了參建人員共同管理安全生產的積極性,及時消除安全隱患,進一步提高了參建人員的安全意識,確保工程建設有序推進。

據悉,沙埕灣跨海公里通道工程毗鄰東海,途徑畬族民俗村、巽城歷史文化村、洋邊遺址等人文古跡,沿線山海景觀優美,地方人文特色鮮明,旅游氛圍十分濃厚。項目通車后,可有效串聯太姥山等重點旅游景區和沙埕港區等重要港區,提升高速公路服務設施的旅游價值。

       項目通車后,福建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將突破6000公里,成為全國高速密度排名第3的省份,實現80%的陸域鄉鎮半小時上高速的目標。同時,工程將有效提質增效福建交通運輸現代服務業,構筑起海峽西岸經濟區閩東北翼通往長江三角洲的主要通道,強化海峽西岸經濟區與長江三角洲的經濟交流與協作,使其更好地融入全國經濟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