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遼寧省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召開的上半年全省工業穩增長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以來,面臨形式錯綜復雜,遼寧省工業和信息化委堅決貫徹省委、省政府各項決策部署,全力應對經濟下行壓力,下大力氣抓好穩增長、調結構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實。今年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呈現低位趨穩態勢,生產要素先行指標保持相對平穩,部分行業效益狀況有所好轉,部分地區逐步走出低谷,但下行壓力仍然較大。
降幅收窄
遼寧省工信委副主任李士偉說,上半年,全省規模以上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7.7%,降幅較一季度收窄了0.7個百分點。產銷率達98%,較上年同期提升0.2個百分點。1~5月,全省規模以上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551.1億元,實現利稅991.7億元,實現利潤376.1億元。
從地區看,大連、盤錦、營口、本溪和遼陽5個市保持正增長,其中大連市同比增長5.5%,盤錦同比增長5.0%。鞍山和鐵嶺相對平穩。上述7個市工業增加值增速好于全省平均水平。
從重點行業看,裝備制造業降幅收窄,生產形勢有所好轉。汽車產量實現正增長,對裝備制造業的支撐作用依然較大;先進制造業保持較快發展勢頭。沈陽機床、大連機床、北方重工、大連重工起重、通用北盛、大船重工、沈陽新松機器人等重點骨干企業生產穩中有進,產值均保持正增長。石化行業生產相對平穩,化工行業效益整體向好。石油加工業生產平穩、產銷平衡,實現利潤大幅提升。化學工業效益水平有所改善,企業盈利增長。冶金行業實現扭虧為盈,出口情況出現好轉,有色金屬產量同比增長,但鋼鐵產量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農產品加工業繼續低位運行,部分子行業降幅收窄,乳制品、植物油等行業呈增長態勢。禾豐牧業、輝山乳業、雪花啤酒、雙匯肉類等重點企業保持增長。電子信息產業出現回穩勢頭,集成電路產業增速加快,光伏產業逐步走出低谷。華錄集團、大連阿爾卑斯、錦州陽光能源等重點企業保持高速增長;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保持正增長,軟件服務外包出口繼續保持全國領先優勢。
據悉,2月份以來,工業增加值呈逐月趨穩態勢,上半年全省累計工業用電量增速較一季度回升0.4個百分點;全省累計貨運量同比增長1.7%。上半年,工業完成稅收占全省稅收總量的47.8%,制造業稅收總體保持平穩,其中汽車制造業增長12.1%、增收13.5億元,鋼鐵業連續兩個月稅收實現正增長。
6月份,全省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為97.8,已連續49個月下滑,但降幅自去年9月以來已連續9個月收窄。1~5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降幅較一季度收窄5.1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降幅較一季度收窄10.5個百分點。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與上年大體持平。主營業務成本比上年同期下降16.3%,企業三項費用同比下降6%。其中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分別下降了11.8%、4.2%和1.9%,企業降本增效效果初顯。
力促穩增長
李士偉向記者介紹,上半年,遼寧制定出臺了《遼寧省智能制造工程實施方案》,推進首批50戶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務試點示范企業項目建設,目前已有9戶企業項目建成;新松機器人“醫藥包裝材料智能化丁基膠塞車間”等5個項目列入工信部智能制造專項支持計劃,沈鼓集團“鼓風機遠程運維服務試點示范”等2個項目列入國家2016年智能制造專項和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同時,組織制定了《2016年遼寧省企業技術創新重點項目計劃》,實施重點新產品開發、重大技術裝備研制、重大關鍵共性技術研發等6類企業技術創新重點項目計劃735項。
李士偉說,下一步,遼寧將全力促進工業穩增長,圍繞以沈陽i5智能機床為代表的智能制造及智能服務產品、電力能源等重大工程,組織開展系列產需對接活動;加快落實“中國制造2025”遼寧行動綱要,繼續推進首批50戶試點示范項目建設,建成10戶左右標桿企業,年內再確定50戶左右試點示范企業。繼續組織國內外智能制造企業與省重點企業、產業園區對接合作;積極推進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制定下發《關于推進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施意見》,抓緊出臺促進八大產業發展政策;扎實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對重點項目進行全程跟蹤服務,加快推進本鋼冷軋高強鋼、遼寧忠旺系列鋁型材、遼陽石化俄油優化改造等一批重大項目建設進度,積極幫助企業謀劃項目,實施一批產業關聯度大、技術水平高、市場前景好的重大工業項目,提高投資質量和投資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