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智慧出行、綜合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工程、基于全光網的綜合交通物聯感知工程……近日,云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的《關于印發云南省新基建項目(2020—2022年)的通知》中,省交通運輸廳主管的16個項目入選,云南公路聯網收費管理有限公司聯合高校共同承擔的基于區塊鏈的智能交通可信支付交易平臺研發與應用也位列其中。
此前,云南省交通運輸廳制定了“新基建行動計劃”重點項目謀劃方案,提出以交通基礎設施與交通感知網絡、通信網絡的“互聯互感”為基礎,加快實現鐵、公、水、航、郵綜合交通基礎設施規劃、設計、建設、養護、運行管理與服務等的全要素、全周期數字化,實現交通基礎設施“全面感知、泛在互聯、通透智慧”,以交通基礎設施的數字化“新基建”促進交通運輸全產業鏈智能化轉型升級發展。
全省交通GIS一張圖初步建成
一組數據顯示,通過大力推廣BIM技術,云南建成了25萬余公里數字化路網,整合了4000余公里三維數字化路網模型、1114幅高分辨率衛星遙感影像,以及瀾滄江景洪電站下游103公里的電子航道,在全國處于領先水平。
目前,云南綜合交通大數據中心已初具規模,編制了6000多項政務資源目錄,建立了行業統一的數據共享交換平臺,與交通運輸部、省發展改革委、省交警總隊等實現了數據推送共享,初步完成了全省交通GIS(地理信息系統)一張圖建設。
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云南正大力加強視頻監控資源整合和路網態勢感知,協同推進智慧高速公路試點建設,搭建了智慧高速公路綜合管理平臺,完成了收費營運分析系統、收費營運稽查系統、機電運維管理系統新功能的開發。針對公、鐵、水、航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工程,采用先進傳感、無損檢測、視頻智能分析等技術,實現基礎設施全生命周期健康性能監測。
加快綜合交通網全光纖網絡全覆蓋
此次公布的全省交通運輸領域新基建項目中,最受關注的當屬被省交通廳列為“新基建行動計劃”重點項目的基于全光網的綜合交通物聯感知工程、綜合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工程兩項工程。
據介紹,基于全光網的綜合交通物聯感知工程將開展綜合交通網全光纖網絡和物聯感知全覆蓋建設,將在重點地區、通道、水域、航道、客運樞紐、高速公路服務區、物流園區、港口等推進北斗、5G、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等的部署并提供服務,推動“物聯感知最后一公里”的接入和共享。同時結合交通高精度位置服務網,將試點建設北斗地基增強系統基準站,形成覆蓋全省重要交通基礎設施的分米級、厘米級及事后毫米級的高精度服務基準站網絡,實現定位導航信號的泛在、無縫覆蓋;并接入全省運營的交通運輸載體數據,建設全省交通運輸行業北斗高精度大數據中心,提供交通專屬高精度位置服務。還將試點探索建設智能網聯化車路協同測試路段,改造高速公路基礎設施,建設自動駕駛專用道等項目,實現綜合交通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和全息感知。
該工程落地后,將實現綜合交通主干網絡、末端節點全光纖網絡覆蓋,主要包括建設我省高速公路專用通信網的16個州、市干線層核心網節點,行業通信專網也將接入規模達1000個以上的交通運輸行業單位。
推動交通基礎設施資源數字化
綜合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建設則是在基礎設施網絡互聯互通、全息感知基礎上,推動公路、鐵路、水路、航空、郵政基礎設施資源數字化,加快交通基礎設施的BIM化和綜合交通視頻資源上云,實現信息高速網、三維虛擬化路網、實體運輸網的“三網合一”和云化服務。
在公路網方面,云南將實施基于BIM的全仿真路網工程,普通國省干線公路,以每年的公路普查數據為基礎,實現二維電子地圖100%全覆蓋和數據的逐年更新。重點航道將按照“先兩江(瀾滄江、金沙江)、后庫湖”的原則,逐步實現右江、瀾滄江、金沙江、滇池、洱海等重點庫湖區電子航道圖100%全覆蓋。鐵路、民航方面,按照綜合交通統籌協調的原則,逐步實現3856公里鐵路路線、車站,民航機場、航線等基礎設施數字化。
此外,基于區塊鏈的智能交通可信支付交易平臺研發與應用項目將開展基于可信數據交換區塊鏈平臺的停車場無感支付系統、基于證據鏈的高效聯網收費稽查管理平臺的應用示范。依托該平臺可實現停車智慧化、管理可視化和運營高效化,為ETC車主提供停車電子發票,停車位查詢、預訂、導航,反向尋車,周邊信息推送等體驗,使城市ETC停車場更“聰明”。政府部門和相關運營企業借助平臺也可面向各類停車場實現跨區域、多層級的集中監控和管理。
云南網記者李承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