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建設者4年多奮戰,6月5日,中(國)老(撾)昆(明)萬(象)鐵路景寨地道貫穿。至此,中老鐵路全線167座地道悉數貫穿,為今年年底開通運營奠定了堅實基礎。
景寨地道位于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境內,全長9.5公里,穿越瀾滄江斷裂帶,伴瀾滄江而行,最大埋深711米,地質構造雜亂。“自開工以來,地道共產生突泥涌水、崩塌、軟巖變形等險情近1000次,地道單日最大涌水量達7.5萬立方米,可灌滿30個標準游泳池。”承建單位中交一航局玉磨鐵路19標項目部司理劉鐵成介紹。
除突泥涌水,地道軟巖大變形也屬稀有。跨度9米多的單線地道,一天好不容易開挖四五米,過不了幾天地道就會變形縮小,建設者只能一邊向前開挖,一邊調頭重新處理變形。最嚴重的一次,初期支護變形到達2.2米,雙層鋼拱架扭成“S”形。“如果處理不及時,就會造成地道崩塌。”中鐵地道局景寨地道斜井工區司理周坤朋說。
面對隨時可能產生的突泥涌水和軟巖大變形危險,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了由參建單位負責人和專家組成的景寨地道聯合工作組,統籌協調和督導推進地道建設,總算攻克了技能難題。
中老鐵路全長1000多公里,北起昆明,南至老撾首都萬象,建成通車后,昆明至萬象有望實現當日靈通。該鐵路全線地道總長590多公里,占全線總長度的63%。國內段有93座地道,其中10公里以上15座。目前,中老鐵路國內段項目進展順利,路基、橋梁已悉數完成,11座車站站房全面進入裝飾裝飾階段,鋪軌工程已完成95%以上。來源:中國交通新聞網
景寨地道位于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境內,全長9.5公里,穿越瀾滄江斷裂帶,伴瀾滄江而行,最大埋深711米,地質構造雜亂。“自開工以來,地道共產生突泥涌水、崩塌、軟巖變形等險情近1000次,地道單日最大涌水量達7.5萬立方米,可灌滿30個標準游泳池。”承建單位中交一航局玉磨鐵路19標項目部司理劉鐵成介紹。
除突泥涌水,地道軟巖大變形也屬稀有。跨度9米多的單線地道,一天好不容易開挖四五米,過不了幾天地道就會變形縮小,建設者只能一邊向前開挖,一邊調頭重新處理變形。最嚴重的一次,初期支護變形到達2.2米,雙層鋼拱架扭成“S”形。“如果處理不及時,就會造成地道崩塌。”中鐵地道局景寨地道斜井工區司理周坤朋說。
面對隨時可能產生的突泥涌水和軟巖大變形危險,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了由參建單位負責人和專家組成的景寨地道聯合工作組,統籌協調和督導推進地道建設,總算攻克了技能難題。
中老鐵路全長1000多公里,北起昆明,南至老撾首都萬象,建成通車后,昆明至萬象有望實現當日靈通。該鐵路全線地道總長590多公里,占全線總長度的63%。國內段有93座地道,其中10公里以上15座。目前,中老鐵路國內段項目進展順利,路基、橋梁已悉數完成,11座車站站房全面進入裝飾裝飾階段,鋪軌工程已完成95%以上。來源:中國交通新聞網